RPC 基本原理与基本模块
参考:RPC实战与核心原理 | 极客时间 (opens new window) 第 01-05 讲
# 1. 核心原理:画张图解释下 RPC 的通信流程
# 1.1 什么是 RPC?
RPC 的全称是 Remote Procedure Call,即远程过程调用。既然 remote,那肯定需要网络编程才能实现,但这显然不够。我的理解是,RPC 是帮助我们屏蔽网络编程细节,实现调用远程方法就跟调用本地(同一个项目中的方法)一样的体验,我们不需要因为这个方法是远程调用就需要编写很多与业务无关的代码。所以我认为,RPC 的作用就是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 屏蔽远程调用跟本地调用的区别,让我们感觉就是调用项目内的方法;
- 隐藏底层网络通信的复杂性,让我们更专注于业务逻辑。
# 1.2 RPC 通信流程
发起调用请求的那一方叫做调用方,被调用的一方叫做服务提供方。为保证可靠性,交互过程一般采用 TCP 传输。
网络传输的数据必须是二进制,因此请求对象必须按照数据格式的协议经过序列化传输到网络中,服务提供方再根据协议格式从二进制数据中反序列化回请求对象,然后根据这个请求对象找到对应的实现类,完成真正的方法调用,再把调用执行的结果序列化后,回写到对应的 TCP 通道里面。调用方获取到应答的数据包后,再反序列化成应答对象,这样调用方就完成了一次 RPC 调用。
那上述几个流程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RPC吗?在我看来,还缺点东西。因为对于研发人员来说,这样做要掌握太多的RPC底层细节,需要手动写代码去构造请求、调用序列化,并进行网络调用,整个 API 非常不友好。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简化 API,屏蔽掉 RPC 细节,让使用方只需要关注业务接口,像调用本地一样来调用远程呢?
如果你了解Spring,一定对其AOP技术很佩服,其核心是采用动态代理的技术,通过字节码增强对方法进行拦截增强,以便于增加需要的额外处理逻辑。其实这个技术也可以应用到RPC场景来解决我们刚才面临的问题。由服务提供者给出业务接口声明,在调用方的程序里面,RPC 框架根据调用的服务接口提前生成动态代理实现类,并通过依赖注入等技术注入到声明了该接口的相关业务逻辑里面。该代理实现类会拦截所有的方法调用,在提供的方法处理逻辑里面完成一整套的远程调用,并把远程调用结果返回给调用方,这样调用方在调用远程方法的时候就获得了像调用本地接口一样的体验。
到这里,一个简单版本的RPC框架就实现了。我把整个流程都画出来了,供你参考:
# 1.3 RPC 在架构中的位置
如刚才所讲,RPC是解决应用间通信的一种方式,而无论是在一个大型的分布式应用系统还是中小型系统中,应用架构最终都会从“单体”演进成“微服务化”,整个应用系统会被拆分为多个不同功能的应用,并将它们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中,而应用之间会通过RPC进行通信,可以说RPC对应的是整个分布式应用系统,就像是“经络”一样的存在。
RPC框架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系统拆分后的通信问题,并且能让我们像调用本地一样去调用远程方法。利用RPC我们不仅可以很方便地将应用架构从“单体”演进成“微服务化”,而且还能解决实际开发过程中的效率低下、系统耦合等问题,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的系统架构整体清晰、健壮,应用可运维度增强。
当然RPC不仅可以用来解决通信问题,它还被用在了很多其他场景,比如:发MQ、分布式缓存、数据库等。下图是我之前开发的一个应用架构图:
在这个应用中,我使用了MQ来处理异步流程、Redis缓存热点数据、MySQL持久化数据,还有就是在系统中调用另外一个业务系统的接口,对我的应用来说这些都是属于RPC调用,而MQ、MySQL持久化的数据也会存在于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他们之间的调用也是需要用RPC来完成数据交互的。
# 2. 协议:怎么设计可扩展且向后兼容的协议?
这一节来聊一下 RPC 协议。它是围绕应用层协议展开的,像 HTTP 协议一样。
# 2.1 协议的作用
为了避免语义不一致的事情发生,我们就需要在发送请求的时候设定一个边界,然后在收到请求的时候按照这个设定的边界进行数据分割。这个边界语义的表达,就是我们所说的协议。
# 2.2 如何设计协议?
RPC 为什么不直接用 HTTP 协议呢?因为 RPC 更多的是负责应用间的通信,所以性能要求相对更高。但 HTTP 协议的数据包大小相对请求数据本身要大很多,又需要加入很多无用的内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HTTP协议属于无状态协议,客户端无法对请求和响应进行关联,每次请求都需要重新建立连接,响应完成后再关闭连接。因此,对于要求高性能的 RPC 来说,HTTP协议基本很难满足需求,所以 RPC 会选择设计更紧凑的私有协议。
那怎么设计一个私有 RPC 协议呢?
在设计协议前,我们先梳理下要完成 RPC 通信的时候,在协议里面需要放哪些内容。
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消息边界了,但RPC每次发请求发的大小都是不固定的,所以我们的协议必须能让接收方正确地读出不定长的内容。我们可以先固定一个长度(比如4个字节)用来保存整个请求数据大小,这样收到数据的时候,我们先读取固定长度的位置里面的值,值的大小就代表协议体的长度,接着再根据值的大小来读取协议体的数据,整个协议可以设计成这样:
但上面这种协议,只实现了正确的断句效果,在RPC里面还行不通。因为对于服务提供方来说,他是不知道这个协议体里面的二进制数据是通过哪种序列化方式生成的。如果不能知道调用方用的序列化方式,即使服务提供方还原出了正确的语义,也并不能把二进制还原成对象,那服务提供方收到这个数据后也就不能完成调用了。因此我们需要把序列化方式单独拿出来,类似协议长度一样用固定的长度存放,这些需要固定长度存放的参数我们可以统称为“协议头”,这样整个协议就会拆分成两部分:协议头和协议体。
在协议头里面,我们除了会放协议长度、序列化方式,还会放一些像协议标示、消息ID、消息类型这样的参数,而协议体一般只放请求接口方法、请求的业务参数值和一些扩展属性。这样一个完整的RPC协议大概就出来了,协议头是由一堆固定的长度参数组成,而协议体是根据请求接口和参数构造的,长度属于可变的,具体协议如下图所示:
# 2.3 可扩展的协议
刚刚讲的协议属于定长协议头,但为了保证能平滑地升级改造前后的协议,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支持可扩展的协议。其关键在于让协议头支持可扩展,扩展后协议头的长度就不能定长了。那要实现读取不定长的协议头里面的内容,在这之前肯定需要一个固定的地方读取长度,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固定的写入协议头的长度。整体协议就变成了三部分内容:固定部分、协议头内容、协议体内容,前两部分我们还是可以统称为“协议头”,具体协议如下:
最后,我想说, 设计一个简单的RPC协议并不难,难的就是怎么去设计一个可“升级”的协议。不仅要让我们在扩展新特性的时候能做到向下兼容,而且要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损耗,所以我们协议的结构不仅要支持协议体的扩展,还要做到协议头也能扩展。上述这种设计方法来源于我多年的线上经验,可以说做好扩展性是至关重要的,期待这个协议模版能帮你避掉一些坑。
在RPC里面,协议的作用就类似于文字中的符号,作为应用拆解请求消息的边界,保证二进制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后,还能被正确地还原语义,避免调用方跟被调用方之间的“鸡同鸭讲”。
# 3. 序列化:对象怎么在网络中传输
上一节讲了如何设计可扩展的、向后兼容的协议,其关键点就是利用好Header中的扩展字段以及Payload中的扩展字段,通过扩展字段向后兼容。那么承接上一讲的一个重点,今天我会讲解下RPC框架中的序列化。要知道,在不同的场景下合理地选择序列化方式,对提升RPC框架整体的稳定性和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 3.1 为什么需要序列化
序列化就是将对象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过程,而反序列化就是反过来将二进制转换为对象的过程:
# 3.2 有哪些常用的序列化?
下面我来简单地介绍下几种常用的序列化方式。
# 1)JDK 原生序列化
如果你会使用Java语言开发,那么你一定知道JDK原生的序列化,下面是JDK序列化的一个例子: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学号
private int no;
//姓名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int getNo() {
return no;
}
public void setNo(int no) {
this.no = no;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
"no=" + no +
", name='" + name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tring home = System.getProperty("user.home");
String basePath = home + "/Desktop";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basePath + "student.dat");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o(100);
student.setName("TEST_STUDENT");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fos);
oos.writeObject(student);
oos.flush();
oos.close();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basePath + "student.dat");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fis);
Student deStudent = (Student) ois.readObject();
ois.close();
System.out.println(deStudent);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可以看到,JDK 自带的序列化机制对使用者而言是非常简单的。序列化具体的实现是由 ObjectOutputStream 完成的,而反序列化的具体实现是由 ObjectInputStream 完成的。
那么JDK的序列化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呢?我们看下下面这张图:
序列化过程就是在读取对象数据的时候,不断加入一些特殊分隔符,这些特殊分隔符用于在反序列化过程中截断用:
- 头部数据用来声明序列化协议、序列化版本,用于高低版本向后兼容。
- 对象数据主要包括类名、签名、属性名、属性类型及属性值,当然还有开头结尾等数据,除了属性值属于真正的对象值,其他都是为了反序列化用的元数据。
- 存在对象引用、继承的情况下,就是递归遍历“写对象”逻辑。
实际上任何一种序列化框架,核心思想就是设计一种序列化协议,将对象的类型、属性类型、属性值一一按照固定的格式写到二进制字节流中来完成序列化,再按照固定的格式一一读出对象的类型、属性类型、属性值,通过这些信息重新创建出一个新的对象,来完成反序列化。
# 2)JSON
JSON 十分常用,这里不做过多介绍了。
但用 JSON 进行序列化有这样两个问题,你需要格外注意:
- JSON 进行序列化的额外空间开销比较大,对于大数据量服务这意味着需要巨大的内存和磁盘开销;
- JSON 没有类型,但像 Java 这种强类型语言,需要通过反射统一解决,所以性能不会太好。
所以如果 RPC 框架选用 JSON 序列化,服务提供者与服务调用者之间传输的数据量要相对较小,否则将严重影响性能。
# 3)Hessian
Hessian是动态类型、二进制、紧凑的,并且可跨语言移植的一种序列化框架。Hessian协议要比JDK、JSON更加紧凑,性能上要比JDK、JSON序列化高效很多,而且生成的字节数也更小。
使用代码示例如下: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o(101);
student.setName("HESSIAN");
//把student对象转化为byte数组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Hessian2Output output = new Hessian2Output(bos);
output.writeObject(student);
output.flushBuffer();
byte[] data = bos.toByteArray();
bos.close();
//把刚才序列化出来的byte数组转化为student对象
ByteArrayInputStream bis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data);
Hessian2Input input = new Hessian2Input(bis);
Student deStudent = (Student) input.readObject();
input.close();
System.out.println(deStudent);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相对于JDK、JSON,由于Hessian更加高效,生成的字节数更小,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所以Hessian更加适合作为RPC框架远程通信的序列化协议。
但Hessian本身也有问题,官方版本对Java里面一些常见对象的类型不支持,比如:
- Linked系列,LinkedHashMap、LinkedHashSet等,但是可以通过扩展CollectionDeserializer类修复;
- Locale类,可以通过扩展ContextSerializerFactory类修复;
- Byte/Short反序列化的时候变成Integer。
以上这些情况,你在实践时需要格外注意。
# 4)Protobuf
Protobuf 是 Google 公司内部的混合语言数据标准,是一种轻便、高效的结构化数据存储格式,可以用于结构化数据序列化,支持Java、Python、C++、Go等语言。Protobuf使用的时候需要定义IDL(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然后使用不同语言的IDL编译器,生成序列化工具类,它的优点是:
- 序列化后体积相比 JSON、Hessian小很多;
- IDL能清晰地描述语义,所以足以帮助并保证应用程序之间的类型不会丢失,无需类似 XML 解析器;
- 序列化反序列化速度很快,不需要通过反射获取类型;
- 消息格式升级和兼容性不错,可以做到向后兼容。
使用代码示例如下:
/**
*
* // IDl 文件格式
* synax = "proto3";
* option java_package = "com.test";
* option java_outer_classname = "StudentProtobuf";
*
* message StudentMsg {
* //序号
* int32 no = 1;
* //姓名
* string name = 2;
* }
*
*/
StudentProtobuf.StudentMsg.Builder builder = StudentProtobuf.StudentMsg.newBuilder();
builder.setNo(103);
builder.setName("protobuf");
//把student对象转化为byte数组
StudentProtobuf.StudentMsg msg = builder.build();
byte[] data = msg.toByteArray();
//把刚才序列化出来的byte数组转化为student对象
StudentProtobuf.StudentMsg deStudent = StudentProtobuf.StudentMsg.parseFrom(data);
System.out.println(deStudent);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Protobuf 非常高效,但是对于具有反射和动态能力的语言来说,这样用起来很费劲,这一点就不如Hessian,比如用Java的话,这个预编译过程不是必须的,可以考虑使用Protostuff。
Protostuff不需要依赖IDL文件,可以直接对Java领域对象进行反/序列化操作,在效率上跟Protobuf差不多,生成的二进制格式和Protobuf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是一个Java版本的Protobuf序列化框架。但在使用过程中,我遇到过一些不支持的情况,也同步给你:
- 不支持null;
- ProtoStuff不支持单纯的Map、List集合对象,需要包在对象里面。
# 3.3 RPC 框架中如何选择序列化?
刚刚简单地介绍了几种最常见的序列化协议,其实远不止这几种,还有 Message pack、kryo等。那么面对这么多的序列化协议,在RPC框架中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的因素:
- 性能和效率。序列化与反序列化过程是RPC调用的一个必须过程,那么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性能和效率势必将直接关系到RPC框架整体的性能和效率。
- 空间开销。也就是序列化之后的二进制数据的体积大小。序列化后的字节数据体积越小,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小,传输数据的速度也就越快,由于RPC是远程调用,那么网络传输的速度将直接关系到请求响应的耗时。
- 序列化协议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在RPC的运营中,序列化问题恐怕是我碰到的和解答过的最多的问题了,经常有业务会向我反馈这个问题,比如某个类型为集合类的入参服务调用者不能解析了,服务提供方将入参类加一个属性之后服务调用方不能正常调用,升级了RPC版本后发起调用时报序列化异常了…
在序列化的选择上,与序列化协议的效率、性能、序列化协议后的体积相比,其通用性和兼容性的优先级会更高,因为他是会直接关系到服务调用的稳定性和可用率的,对于服务的性能来说,服务的可靠性显然更加重要。我们更加看重这种序列化协议在版本升级后的兼容性是否很好,是否支持更多的对象类型,是否是跨平台、跨语言的,是否有很多人已经用过并且踩过了很多的坑,其次我们才会去考虑性能、效率和空间开销。
还有一点我要特别强调。除了序列化协议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序列化协议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因素,甚至应该放在第一位去考虑。以JDK原生序列化为例,它就存在漏洞。如果序列化存在安全漏洞,那么线上的服务就很可能被入侵。
综合上面几个参考因素,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这几个序列化协议。
我们首选的还是Hessian与Protobuf,因为他们在性能、时间开销、空间开销、通用性、兼容性和安全性上,都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其中Hessian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在对象的兼容性上更好;Protobuf则更加高效,通用性上更有优势。
# 3.4 RPC 框架在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序列化上的问题呢?在RPC的运营中,我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序列化问题了,除了早期RPC框架本身出现的问题以外,大多数问题都是使用方使用不正确导致的,接下来我们就盘点下这些高频出现的人为问题:
- 对象构造得过于复杂:比如对象的属性很多,且存在多层的嵌套,对象依赖关系过于复杂。这会影响性能,而且对象越复杂,出现问题的概率就越高。
- 对象过于庞大: 我经常遇到业务过来咨询,为啥他们的RPC请求经常超时,排查后发现他们的入参对象非常得大,比如为一个大List或者大Map,序列化之后字节长度达到了上兆字节。这种情况同样会严重地浪费了性能、CPU,并且序列化一个如此大的对象是很耗费时间的,这肯定会直接影响到请求的耗时。
- 使用序列化框架不支持的类作为入参类:大多数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第三方集合类,如 Guava 中的集合类,很多开源的序列化框架都是优先支持编程语言原生的对象。因此如果入参是集合类,应尽量选用原生的、最为常用的集合类。
- 对象有复杂的继承关系:大多数序列化框架在序列化对象时都会将对象的属性一一进行序列化,当有继承关系时,会不停地寻找父类,遍历属性。就像问题1一样,对象关系越复杂,就越浪费性能,同时又很容易出现序列化上的问题。
在 RPC 框架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构建简单的对象作为入参和返回值对象,避免上述问题。
# 4. 网络通信:RPC 框架更倾向于哪种网络 IO 模型?
这一讲专门讲解一下 RPC 框架中的网络通信,它是整个 RPC 调用流程的基础。
# 4.1 常见的网络 IO 模型
常见的网络IO模型分为四种:同步阻塞IO(BIO)、同步非阻塞IO(NIO)、IO多路复用和异步非阻塞IO(AIO)。在这四种IO模型中,只有AIO为异步IO,其他都是同步IO。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同步阻塞IO和IO多路复用,这一点通过了解它们的机制,你会get到。至于其他两种IO模型,因为不常用,则不作为本讲的重点。
# 4.1.1 阻塞 IO(blocking IO)
同步阻塞IO是最简单、最常见的IO模型,在Linux中,默认情况下所有的socket都是blocking的,先看下操作流程。
首先,应用进程发起IO系统调用后,应用进程被阻塞,转到内核空间处理。之后,内核开始等待数据,等待到数据之后,再将内核中的数据拷贝到用户内存中,整个IO处理完毕后返回进程。最后应用的进程解除阻塞状态,运行业务逻辑。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内核处理IO操作分为两个阶段——等待数据和拷贝数据。而在这两个阶段中,应用进程中IO操作的线程会一直都处于阻塞状态,如果是基于Java多线程开发,那么每一个IO操作都要占用线程,直至IO操作结束。
# 4.1.2 IO 多路复用(IO multiplexing)
多路复用IO是在高并发场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IO模型,如Java的NIO、Redis、Nginx的底层实现就是此类IO模型的应用,经典的Reactor模式也是基于此类IO模型。
那么什么是IO多路复用呢?通过字面上的理解,多路就是指多个通道,也就是多个网络连接的IO,而复用就是指多个通道复用在一个复用器上。多个网络连接的IO可以注册到一个复用器(select)上,当用户进程调用了select,那么整个进程会被阻塞。同时,内核会“监视”所有select负责的socket,当任何一个socket中的数据准备好了,select就会返回。这个时候用户进程再调用read操作,将数据从内核中拷贝到用户进程。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用户进程发起了select调用,进程会被阻塞,当发现该select负责的socket有准备好的数据时才返回,之后才发起一次read,整个流程要比阻塞IO要复杂,似乎也更浪费性能。但它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在一个线程内同时处理多个socket的IO请求。用户可以注册多个socket,然后不断地调用select读取被激活的socket,即可达到在同一个线程内同时处理多个IO请求的目的。而在同步阻塞模型中,必须通过多线程的方式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 4.1.3 为什么说阻塞IO和IO多路复用最为常用?
为什么说阻塞IO和IO多路复用最为常用。对比这四种网络IO模型:阻塞IO、非阻塞IO、IO多路复用、异步IO。实际在网络IO的应用上,需要的是系统内核的支持以及编程语言的支持:
- 在系统内核的支持上,现在大多数系统内核都会支持阻塞IO、非阻塞IO和IO多路复用,但像信号驱动IO、异步IO,只有高版本的Linux系统内核才会支持。
- 在编程语言上,无论C++还是Java,在高性能的网络编程框架的编写上,大多数都是基于Reactor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Java的Netty框架,而Reactor模式是基于IO多路复用的。当然,在非高并发场景下,同步阻塞IO是最为常见的。
综合来讲,在这四种常用的IO模型中,应用最多的、系统内核与编程语言支持最为完善的,便是阻塞IO和IO多路复用。这两种IO模型,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网络IO的应用场景。
# 4.1.4 RPC 框架在网络通信上倾向选择哪种网络 IO 模型?
讲完了这两种最常用的网络IO模型,我们可以看看它们都适合什么样的场景。
IO多路复用更适合高并发的场景,可以用较少的进程(线程)处理较多的socket的IO请求,但使用难度比较高。当然高级的编程语言支持得还是比较好的,比如Java语言有很多的开源框架对Java原生API做了封装,如Netty框架,使用非常简便;而GO语言,语言本身对IO多路复用的封装就已经很简洁了。
而阻塞IO与IO多路复用相比,阻塞IO每处理一个socket的IO请求都会阻塞进程(线程),但使用难度较低。在并发量较低、业务逻辑只需要同步进行IO操作的场景下,阻塞IO已经满足了需求,并且不需要发起select调用,开销上还要比IO多路复用低。
RPC调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一个高并发调用的场景,考虑到系统内核的支持、编程语言的支持以及IO模型本身的特点,在RPC框架的实现中,在网络通信的处理上,我们会选择IO多路复用的方式。开发语言的网络通信框架的选型上,我们最优的选择是基于Reactor模式实现的框架,如Java语言,首选的框架便是Netty框架(Java还有很多其他NIO框架,但目前Netty应用得最为广泛),并且在Linux环境下,也要开启epoll来提升系统性能(Windows环境下是无法开启epoll的,因为系统内核不支持)。
了解完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继续看这样一个关键问题——零拷贝。在我们应用的过程中,他是非常重要的。
# 4.2 什么是零拷贝?
刚才讲阻塞IO的时候我讲到,系统内核处理IO操作分为两个阶段——等待数据和拷贝数据:
- 等待数据,就是系统内核在等待网卡接收到数据后,把数据写到内核中
- 拷贝数据,就是系统内核在获取到数据后,将数据拷贝到用户进程的空间中。
以下是具体流程:
应用进程的每一次写操作,都会把数据写到用户空间的缓冲区中,再由CPU将数据拷贝到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之后再由DMA将这份数据拷贝到网卡中,最后由网卡发送出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次写操作数据要拷贝两次才能通过网卡发送出去,而用户进程的读操作则是将整个流程反过来,数据同样会拷贝两次才能让应用程序读取到数据。
应用进程的一次完整的读写操作,都需要在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中来回拷贝,并且每一次拷贝,都需要CPU进行一次上下文切换(由用户进程切换到系统内核,或由系统内核切换到用户进程),这样是不是很浪费CPU和性能呢?那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减少进程间的数据拷贝,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呢?
这时我们就需要零拷贝(Zero-copy)技术。所谓的零拷贝,就是取消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之间的数据拷贝操作,应用进程每一次的读写操作,都可以通过一种方式,让应用进程向用户空间写入或者读取数据,就如同直接向内核空间写入或者读取数据一样,再通过DMA将内核中的数据拷贝到网卡,或将网卡中的数据copy到内核。
那怎么做到零拷贝?你想一下是不是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都将数据写到一个地方,就不需要拷贝了?此时你有没有想到虚拟内存?
零拷贝有两种解决方式,分别是 mmap+write 方式和 sendfile 方式,mmap+write方式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虚拟内存来解决的。这两种实现方式都不难,市面上可查阅的资料也很多,在此就不详述了。
# 4.3 Netty 中的零拷贝
了解完零拷贝,我们再看看 Netty 中的零拷贝。
我刚才讲到,RPC框架在网络通信框架的选型上,我们最优的选择是基于Reactor模式实现的框架,如Java语言,首选的便是Netty框架。那么Netty框架是否也有零拷贝机制呢?Netty框架中的零拷贝和我之前讲的零拷贝又有什么不同呢?
刚才我讲的零拷贝是操作系统层面上的零拷贝,主要目标是避免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之间的数据拷贝操作,可以提升CPU的利用率。
而Netty的零拷贝则不大一样,他完全站在了用户空间上,也就是JVM上,它的零拷贝主要是偏向于数据操作的优化上。
那么Netty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之前我们说过,在传输过程中,RPC并不会把请求参数的所有二进制数据整体一下子发送到对端机器上,中间可能会拆分成好几个数据包,也可能会合并其他请求的数据包,所以才需要协议中定义好边界。那收到消息后,对数据包的分割和合并,是在用户空间完成,还是在内核空间完成的呢?
当然是在用户空间,因为对数据包的处理工作都是由应用程序来处理的,那么这里有没有可能存在数据的拷贝操作?可能会存在,当然不是在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之间的拷贝,是用户空间内部内存中的拷贝处理操作。Netty的零拷贝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用户空间对数据操作进行优化。
那么Netty是怎么对数据操作进行优化的呢?
- Netty 提供了 CompositeByteBuf 类,它可以将多个 ByteBuf 合并为一个逻辑上的 ByteBuf,避免了各个 ByteBuf 之间的拷贝。
- ByteBuf 支持 slice 操作,因此可以将 ByteBuf 分解为多个共享同一个存储区域的 ByteBuf,避免了内存的拷贝。
- 通过 wrap 操作,我们可以将 byte[] 数组、ByteBuf、ByteBuffer 等包装成一个 Netty ByteBuf 对象, 进而避免拷贝操作。
Netty框架中很多内部的ChannelHandler实现类,都是通过CompositeByteBuf、slice、wrap操作来处理TCP传输中的拆包与粘包问题的。
那么Netty有没有解决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之间的数据拷贝问题的方法呢?Netty 的 ByteBuffer 可以采用 Direct Buffers,使用堆外直接内存进行Socket的读写操作,最终的效果与我刚才讲解的虚拟内存所实现的效果是一样的。
Netty 还提供 FileRegion 中包装 NIO 的 FileChannel.transferTo() 方法实现了零拷贝,这与Linux 中的 sendfile 方式在原理上也是一样的。
# 5. 动态代理:面向接口编程,屏蔽RPC处理流程
动态代理的讲解也可以看 Java 动态代理 这一节。
这一讲聊一下动态代理在 RPC 里面的应用。
Spring AOP 里面我们是怎么实现统一拦截的效果呢?并且是在我们不需要改动原有代码的前提下,还能实现非业务逻辑跟业务逻辑的解耦。这里的核心就是采用动态代理技术,通过对字节码进行增强,在方法调用的时候进行拦截,以便于在方法调用前后,增加我们需要的额外处理逻辑。
那动态代理与 RPC 有什么关系呢?
# 5.1 远程调用的魔法
在项目中,当我们要使用 RPC 的时候,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先找服务提供方要接口,通过 Maven 或者其他的工具把接口依赖到我们项目中。我们在编写业务逻辑的时候,如果要调用提供方的接口,我们就只需要通过依赖注入的方式把接口注入到项目中就行了,然后在代码里面直接调用接口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接口里并不会包含真实的业务逻辑,业务逻辑都在服务提供方应用里,但我们通过调用接口方法,确实拿到了想要的结果,是不是感觉有点神奇呢?想一下,在 RPC 里面,我们是怎么完成这个魔术的。
这里面用到的核心技术就是前面说的动态代理。RPC 会自动给接口生成一个代理类,当我们在项目中注入接口的时候,运行过程中实际绑定的是这个接口生成的代理类。这样在接口方法被调用的时候,它实际上是被生成代理类拦截到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成的代理类里面,加入远程调用逻辑。
通过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就可以帮用户屏蔽远程调用的细节,实现像调用本地一样地调用远程的体验,整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 5.2 实现原理
动态代理在 RPC 里面的作用,就像是个魔术。现在我不妨给你揭秘一下,我们一起看看这是怎么实现的。之后,学以致用自然就不难了。
我们以 Java 为例,看一个具体例子,代码如下所示:
/**
* 要代理的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Hello {
String say();
}
/**
* 真实调用对象
*/
public class RealHello {
public String invoke(){
return "i'm proxy";
}
}
/**
* JDK代理类生成
*/
public class JDKProxy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target;
JDKProxy(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paramValues) {
return ((RealHello)target).invoke();
}
}
/**
* 测试例子
*/
public class TestProx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构建代理器
JDKProxy proxy = new JDKProxy(new RealHello());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ClassLoaderUtils.getCurrentClassLoader();
// 把生成的代理类保存到文件
System.setProperty("sun.misc.ProxyGenerator.saveGeneratedFiles","true");
// 生成代理类
Hello test = (Hello) 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new Class[]{Hello.class}, proxy);
// 方法调用
System.out.println(test.say());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这段代码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给 Hello 接口生成一个动态代理类,并调用接口 say() 方法,但真实返回的值居然是来自 RealHello 里面的 invoke() 方法返回值。你看,短短50行的代码,就完成了这个功能,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那既然重点是代理类的生成,那我们就去看下 Proxy.newProxyInstance 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起看下下面的流程图,具体代码细节你可以对照着 JDK 的源码看(上文中有类和方法,可以直接定位),我是按照 1.7.X 版本梳理的:
在生成字节码的那个地方,也就是 ProxyGenerator.generateProxyClass() 方法里面,通过代码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是用参数 saveGeneratedFiles 来控制是否把生成的字节码保存到本地磁盘。同时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代理的本质,我们需要把参数 saveGeneratedFiles 设置成true,但这个参数的值是由key为“sun.misc.ProxyGenerator.saveGeneratedFiles”的Property来控制的,动态生成的类会保存在工程根目录下的 com/sun/proxy 目录里面。现在我们找到刚才生成的 $Proxy0.class,通过反编译工具打开class文件,你会看到这样的代码:
package com.sun.proxy;
import com.proxy.Hello;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
public final class $Proxy0 extends Proxy implements Hello {
private static Method m3;
private static Method m1;
private static Method m0;
private static Method m2;
public $Proxy0(InvocationHandler paramInvocationHandler) {
super(paramInvocationHandler);
}
public final String say() {
try {
return (String)this.h.invoke(this, m3, null);
} catch (Error|RuntimeException error) {
throw null;
} catch (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paramObject) {
try {
return ((Boolean)this.h.invoke(this, m1, new Object[] { paramObject })).booleanValue();
} catch (Error|RuntimeException error) {
throw null;
} catch (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
try {
return ((Integer)this.h.invoke(this, m0, null)).intValue();
} catch (Error|RuntimeException error) {
throw null;
} catch (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
try {
return (String)this.h.invoke(this, m2, null);
} catch (Error|RuntimeException error) {
throw null;
} catch (Throwable throwabl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throwable);
}
}
static {
try {
m3 = Class.forName("com.proxy.Hello").getMethod("say", new Class[0]);
m1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equals", new Class[]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 });
m0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hashCode", new Class[0]);
m2 = Class.forName("java.lang.Object").getMethod("toString", new Class[0]);
return;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
throw new NoSuchMethodError(noSuchMethodException.getMessag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throw new NoClassDefFoundError(classNotFoundException.getMessage());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我们可以看到 $Proxy0 类里面有一个跟 Hello 一样签名的 say() 方法,其中 this.h 绑定的是刚才传入的 JDKProxy 对象,所以当我们调用 Hello.say() 的时候,其实它是被转发到了JDKProxy.invoke()。到这儿,整个魔术过程就透明了。
# 5.3 实现方法
其实在 Java 领域,除了JDK 默认的nvocationHandler能完成代理功能,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第三方框架也可以,比如像 Javassist、Byte Buddy 这样的框架。
单纯从代理功能上来看,JDK 默认的代理功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要求被代理的类只能是接口。原因是因为生成的代理类会继承 Proxy 类,但Java 是不支持多重继承的。
这个限制在RPC应用场景里面还是挺要紧的,因为对于服务调用方来说,在使用RPC的时候本来就是面向接口来编程的,这个我们刚才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使用JDK默认的代理功能,最大的问题就是性能问题。它生成后的代理类是使用反射来完成方法调用的,而这种方式相对直接用编码调用来说,性能会降低,但好在JDK8及以上版本对反射调用的性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相对 JDK 自带的代理功能,Javassist的定位是能够操纵底层字节码,所以使用起来并不简单,要生成动态代理类恐怕是有点复杂了。但好的方面是,通过Javassist生成字节码,不需要通过反射完成方法调用,所以性能肯定是更胜一筹的。在使用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通过Javassist生成一个代理类后,此 CtClass 对象会被冻结起来,不允许再修改;否则,再次生成时会报错。
Byte Buddy 则属于后起之秀,在很多优秀的项目中,像Spring、Jackson都用到了Byte Buddy来完成底层代理。相比Javassist,Byte Buddy提供了更容易操作的API,编写的代码可读性更高。更重要的是,生成的代理类执行速度比Javassist更快。
虽然以上这三种框架使用的方式相差很大,但核心原理却是差不多的,区别就只是通过什么方式生成的代理类以及在生成的代理类里面是怎么完成的方法调用。同时呢,也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差异,才导致了不同的代理框架在性能方面的表现不同。因此,我们在设计RPC框架的时候,还是需要进行一些比较的,具体你可以综合它们的优劣以及你的场景需求进行选择。
# 5.4 小结
动态代理在RPC里面,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技术点,但就是这个创新使得用户可以不用关注细节了。其实,我们在日常设计接口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细节对调用方屏蔽,让调用方的接入尽可能的简单。这就好比,让你去设计一个商品发布的接口,你并不需要暴露给用户一些细节,比如,告诉他们商品数据是怎么存储的。
# 6. RPC 实战:剖析 gRPC 源码
上一节讲了动态代理,其作用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动态代理技术,屏蔽 RPC 调用的细节,从而让使用者能够面向接口编程”。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把 RPC 通信过程中要用到的所有基础知识都讲了一遍,但这些内容多属于理论。这一讲我们就来实战一下,看看具体落实到代码上,我们应该怎么实现一个 RPC 框架?这一节选择剖析 gRPC (opens new window) 的源码,并通过分析 gRPC 的通信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 gRPC 里面这些知识点是怎么落地到具体代码上的。
gRPC 是由 Google 开发并且开源的一款高性能、跨语言的 RPC 框架,当前支持 C、Java 和 Go 等语言。gRPC 有很多特点,比如跨语言,通信协议是基于标准的 HTTP/2 设计的,序列化支持 PB(Protocol Buffer)和 JSON,整个调用示例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想快速地了解一个全新框架的工作原理,我个人认为最快的方式就是从使用示例开始,所以现在我们就以最简单的 HelloWord 为例开始了解。在这个例子里面,我们会定义一个 say 方法,调用方通过 gRPC 调用服务提供方,然后服务提供方会返回一个字符串给调用方。
本节的示例放在了 repo https://gitee.com/yubinCloud/demo.java-grpc-study (opens new window) 中
为了保证调用方和服务提供方能够正常通信,我们需要先约定一个通信过程中的契约,也就是我们在 Java 里面说的定义一个接口,这个接口里面只会包含一个 say 方法。在 gRPC 里面定义接口是通过写 Protocol Buffer 代码,从而把接口的定义信息通过 Protocol Buffer 语义表达出来。HelloWord 的 Protocol Buffer 代码如下所示:
syntax = "proto3";
option java_multiple_files = true;
option java_package = "io.grpc.hello";
option java_outer_classname = "HelloProto";
option objc_class_prefix = "HLW";
package hello;
service HelloService {
rpc Say(HelloRequest) returns (HelloReply) {}
}
message HelloRequest {
string name = 1;
}
message HelloReply {
string message =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有了这段代码,我们就可以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生成消息对象和 RPC 基础代码。我们可以利用 Protocol Buffer 的编译器 protoc,再配合 gRPC Java 插件(protoc-gen-grpc-java),通过命令行 protoc3 加上 plugin 和 proto 目录地址参数,我们就可以生成消息对象和 gRPC 通信所需要的基础代码。如果你的项目是 Maven 工程的话,你还可以直接选择使用 Maven 插件来生成同样的代码。
# 6.1 发送原理
生成完基础代码以后,我们就可以基于生成的代码写下调用端代码,具体如下:
package io.grpc.hello;
import io.grpc.ManagedChannel;
import io.grpc.ManagedChannelBuilder;
import io.grpc.StatusRuntime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HelloWorldClient {
private final ManagedChannel channel;
private final HelloServiceGrpc.HelloServiceBlockingStub blockingStub;
/**
* 构建Channel连接
**/
public HelloWorldClient(String host, int port) {
this(ManagedChannelBuilder.forAddress(host, port)
.usePlaintext()
.build());
}
/**
* 构建Stub用于发请求
**/
HelloWorldClient(ManagedChannel channel) {
this.channel = channel;
blockingStub = HelloServiceGrpc.newBlockingStub(channel);
}
/**
* 调用完手动关闭
**/
public void shutdown()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hannel.shutdown().awaitTermination(5, TimeUnit.SECONDS);
}
/**
* 发送rpc请求
**/
public void say(String name) {
// 构建入参对象
HelloRequest request = HelloRequest.newBuilder().setName(name).build();
HelloReply response;
try {
// 发送请求
response = blockingStub.say(request);
} catch (StatusRuntimeException e) {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HelloWorldClient client = new HelloWorldClient("127.0.0.1", 50051);
try {
client.say("world");
} finally {
client.shutdown();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调用端代码大致分成三个步骤:
- 首先用 host 和 port 生成 channel 连接;
- 然后用前面生成的 HelloService gRPC 创建 Stub 类;
- 最后我们可以用生成的这个 Stub 调用 say 方法发起真正的 RPC 调用,后续其它的 RPC 通信细节就对我们使用者透明了。
为了能看清楚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进入到 ClientCalls.blockingUnaryCall 方法里面看下逻辑细节。但是为了避免太多的细节影响你理解整体流程,我在下面这张图中只画下了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在调用端代码里面,我们只需要一行代码(57 行)就可以发起一个 RPC 调用,而具体这个请求是怎么发送到服务提供者那端的呢?这对于我们 gRPC 使用者来说是完全透明的,我们只要关注是怎么创建出 stub 对象的就可以了。
比如入参是一个字符对象,gRPC 是怎么把这个对象传输到服务提供方的呢?之前说过,只有二进制才能在网络中传输,那 gRPC 是怎么把对象转成二进制数据的呢?
回到上面流程图的第3步,在 writePayload 之前,ClientCallImpl 里面有一行代码就是 method.streamRequest(message),看方法签名我们大概就知道它是用来把对象转成一个 InputStream,有了 InputStream 我们就很容易获得入参对象的二进制数据。这个方法返回值很有意思,就是为啥不直接返回我们想要的二进制数组,而是返回一个 InputStream 对象呢?你可以先停下来想下原因,我们会在最后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接着看 streamRequest 方法的拥有者 method 是个什么对象?我们可以看到 method 是 MethodDescriptor 对象关联的一个实例,而 MethodDescriptor 是用来存放要调用 RPC 服务的接口名、方法名、服务调用的方式以及请求和响应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实现类。
大白话说就是,MethodDescriptor 是用来存储一些 RPC 调用过程中的元数据,而在 MethodDescriptor 里面 requestMarshaller 是在绑定请求的时候用来序列化方式对象的,所以当我们调用 method.streamRequest(message) 的时候,实际是调用 requestMarshaller.stream(requestMessage) 方法,而 requestMarshaller 里面会绑定一个 Parser,这个 Parser 才真正地把对象转成了 InputStream 对象。
讲完序列化在 gRPC 里面的应用后,我们再来看下在 gRPC 里面是怎么完成请求数据“断句”的,也就是怎么正确还原请求语义的?
我们在 gRPC 文档中可以看到,gRPC 的通信协议是基于标准的 HTTP/2 设计的,而 HTTP/2 相对于常用的 HTTP/1.X 来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多路复用、双向流,该怎么理解这个特点呢?这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单行道和双行道,HTTP/1.X 就是单行道,HTTP/2 就是双行道。
那既然在请求收到后需要进行请求“断句”,那肯定就需要在发送的时候把断句的符号加上,我们看下在 gRPC 里面是怎么加的?
因为 gRPC 是基于 HTTP/2 协议,而 HTTP/2 传输基本单位是 Frame,Frame 格式是以固定 9 字节长度的 header,后面加上不定长的 payload 组成,协议格式如下图所示:
那在 gRPC 里面就变成怎么构造一个 HTTP/2 的 Frame 了。
现在回看我们上面那个流程图的第 4 步,在 write 到 Netty 里面之前,我们看到在 MessageFramer.writePayload 方法里面会间接调用 writeKnownLengthUncompressed 方法,该方法要做的两件事情就是构造 Frame Header 和 Frame Body,然后再把构造的 Frame 发送到 NettyClientHandler,最后将 Frame 写入到 HTTP/2 Stream 中,完成请求消息的发送。
# 6.2 接收原理
讲完 gRPC 的请求发送原理,我们再来看下服务提供方收到请求后会怎么处理?我们还是接着前面的那个例子,先看下服务提供方代码,具体如下:
static class HelloServiceImpl extends HelloServiceGrpc.HelloServiceImplBa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Request req, StreamObserver<HelloReply> responseObserver) {
HelloReply reply = HelloReply.newBuilder().setMessage("Hello " + req.getName()).build();
responseObserver.onNext(reply);
responseObserver.onCompleted();
}
}
2
3
4
5
6
7
8
9
上面 HelloServiceImpl 类是按照 gRPC 使用方式实现了 HelloService 接口逻辑,但是对于调用者来说并不能把它调用过来,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个接口对外暴露,在 gRPC 里面我们是采用 Build 模式对底层服务进行绑定,具体代码如下:
package io.grpc.hello;
import io.grpc.Server;
import io.grpc.ServerBuilder;
import io.grpc.stub.StreamObserv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Server {
private Server server;
/**
* 对外暴露服务
**/
private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int port = 50051;
server = ServerBuilder.forPort(port)
.addService(new HelloServiceImpl())
.build()
.start();
Runtime.getRuntime().addShutdownHook(new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HelloWorldServer.this.stop();
}
});
}
/**
* 关闭端口
**/
private void stop() {
if (server != null) {
server.shutdown();
}
}
/**
* 优雅关闭
**/
private void blockUntilShutdown()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server != null) {
server.awaitTermination();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final HelloWorldServer server = new HelloWorldServer();
server.start();
server.blockUntilShutdown();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服务对外暴露的目的是让过来的请求在被还原成信息后,能找到对应接口的实现。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保证能正常接收请求,通俗地讲就是要先开启一个 TCP 端口,让调用方可以建立连接,并把二进制数据发送到这个连接通道里面,这里依然只展示最重要的部分:
这四个步骤是用来开启一个 Netty Server,并绑定编解码逻辑的,如果你暂时看不懂,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先忽略细节。我们重点看下 NettyServerHandler 就行了,在这个 Handler 里面会绑定一个 FrameListener,gRPC 会在这个 Listener 里面处理收到数据请求的 Header 和 Body,并且也会处理 Ping、RST 命令等,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收到 Header 或者 Body 二进制数据后,NettyServerHandler 上绑定的 FrameListener 会把这些二进制数据转到 MessageDeframer 里面,从而实现 gRPC 协议消息的解析 。
那你可能会问,这些 Header 和 Body 数据是怎么分离出来的呢?按照我们前面说的,调用方发过来的是一串二进制数据,这就是我们前面开启 Netty Server 的时候绑定 Default HTTP/2FrameReader 的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按照 HTTP/2 协议的格式自动切分出 Header 和 Body 数据来,而对我们上层应用 gRPC 来说,它可以直接拿拆分后的数据来用。
# 6.3 总结
这是我们基础篇的最后一讲,我们采用剖析 gRPC 源码的方式来学习如何实现一个完整的 RPC。当然整个 gRPC 的代码量可比这多得多,但今天的主要目就是想让你把前面所学的序列化、协议等方面的知识落实到具体代码上,所以我们这儿只分析了 gRPC 收发请求两个过程。
实现了这两个过程,我们就可以完成一个点对点的 RPC 功能,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我们的服务提供方通常都是以一个集群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的,所以在 gRPC 里面你还可以看到负载均衡、服务发现等功能。而且 gRPC 采用的是 HTTP/2 协议,我们还可以通过 Stream 方式来调用服务,以提升调用性能。
总的来说,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 gRPC 就是采用 HTTP/2 协议,并且默认采用 PB 序列化方式的一种 RPC,它充分利用了 HTTP/2 的多路复用特性,使得我们可以在同一条链路上双向发送不同的 Stream 数据,以解决 HTTP/1.X 存在的性能问题。